景观雕塑-四川一展景观雕塑公司

全国咨询热线

18708317771

您的位置:首页>雕塑课堂>解析

捕捉肖像雕塑神态最打动人的一幕

发布日期:2020-09-22 00:00:00 来源: 浏览次数:985

 摘要:“神形兼备”是肖像雕塑的最高境界,雕塑家靠扎实的基本功从各个角度塑造出对象“形“的特征;而在人物的“神”方面,则需要雕塑家敏锐的眼睛去捕捉对象瞬间的表情,感受对象最为打动人的一幕。 

  关键词:捕捉肖像雕塑神态 

  肖像雕塑是雕塑家通过人物的头部、颈部和胸部形体关系来塑造形象,它以突出肖像部分(面部五官)为主要内容和表现重点的。历来对肖像雕塑的评价都有两个标准,一曰形似,二曰传神。形似者止于外在形貌,仅得人物皮相;神似者则入乎形貌之内,揭示出人物精神,“神形兼备”是肖像雕塑的最高境界。所以,肖像雕塑一直被认为是雕塑的众多塑造内容中难度最大的一种,是专业性技艺最强的一类。形体准确是最基本的要求,雕塑家靠扎实的基本功从各个角度塑造出对象“形“的特征;而在人物的“神”方面,则需要雕塑家敏锐的眼睛去感受对象最为打动人的一幕。 

  雕塑家得用心捕捉人物的表情,对象是喜怒哀乐还是木讷呆滞。眼睛的表现是刻画神态的一个重要方面,眼神的特点直接影响雕塑的整体精神状态。瞳孔的聚焦点不同,人物的表情也会有所不同,聚焦在斜上方则有瞥视的感觉;聚焦在下方则有思考的感觉;平视则有凝望之意。除此之外,嘴巴的张合及张合大小也会直接影响表情。鼻子、耳朵有时会参与表情的变化,只是比较微妙,不宜觉察。五官各自的状态及每种状态的种种组合,构成了人物的各种表情。而这些表情往往都是瞬间的,并且时常会产生变化,这就需要雕塑家去伪存真,觉得哪种表情最为合适,捕捉对象神态最打动自己的一幕。

  在雕塑教学的肖像制作中,往往听到学生抱怨模特坐着坐着就不经意间换了个姿态、:头往下低了、昂了、歪了等等。有一次最为突出,模特在家中发生了一些事,晚上因为没休息好,第二天早上来当模特时很疲倦,情绪很低落,坐了一会儿就开始打瞌睡,头来回不停的左右前后偏倒,学生一直忍受着。当学生做到嘴巴时,模特却时而微张口、时而闭口,还偶尔流淌着少许口水,让学生哭笑不得,不知如何下手。我把他们悄悄集中,静静观察模特数分钟,然后问道:模特的头向哪方偏倒,偏倒多少时最好看?嘴巴是闭着好看还是张着好看?若张着有趣的话,那么张到什么程度为最佳状态?同学们纷纷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有偏左口闭好看的、有抬头嘴大张好看的、有低头嘴微张好看的……我说很好,你们就按着自己的观点做下去,虽然模特在变化,在每一瞬间的动态表情也很短暂,但你们得把那一瞬间的模样牢记在心中,靠着它再参考模特去塑造形象。结果同学们做出的肖像雕塑都不一样,并且都做得很有味道,很有特色,神情也有区别,在模特众多的面部表情中各自凭独到的眼力和过硬的技法,再现了人物的瞬间表情,我甚为满意。每个人对待事物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对模特每种神情的偏爱也不一样,而同学们自己理解的“瞬间的表情”便是模特最打动他们的一幕。 

  而在制作名人雕塑时,这种“瞬间的表情”也得贯穿雕塑制作的始终,雕塑家也需要捕捉名人神态最打动人的一幕。被塑造的名人往往都已过世,不可能在雕塑家面前当模特,雕塑家只能依靠名人有限的照片为参考,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观察,从大量的素材中提炼概括出人物最本质的东西。这种要求难度是极大的,因为被雕塑家塑造的名人,老百姓对他们非常熟悉,也对他们怀有不同的认知和评价,创作出的名人肖像既得让名人家属和研究名人的专家们认可、又得让普通群众认可。雕塑家靠扎实的基本功从照片中获得造型上的准确,把握住人物的“形”;而在“神”的塑造上,也得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因为照片是名人一瞬间表情的凝固,很有可能不是名人最典型、最能代表其性格特征、职业气质的神情。雕塑家依靠有限的资料接近人物真实的同时,用自己的眼力去点化神情,捕捉“形而上”的“神”,认真体会人物的哪种神情最适合这尊雕像,是微笑、静穆、庄重、严肃……通过研究人物的精神气质、表情、神态甚至是动态的刻画来象征某段历史,表达某种状态、某种审美观念,最终使名人形象以雕塑的形式真实呈现鲜活的生命与灵魂。这样的作品才能获得包括亲属在内的广大观众的赞许,才是经得起审视的有思想深度的肖像作品。这种在塑造中把他们的“神”理想化和完美化的过程就是雕塑家用慧眼来捕捉名人最打动他们的一幕。

  神情的捕捉是一种感觉,一种感受,对待同一个被塑造的对象,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与作者的生活经历、个人爱好及审美倾向有很大的关系,雕塑家只有通过长期的训练才会造就敏锐的洞察能力和捕捉对象瞬间表情的能力。然后认真体会揣摩,在雕塑中付出实践,这样才能塑造出经典的肖像作品。 

  参考文献: 
  李向伟:《肖像雕塑小议》,载《雕塑》杂志 2004.6 p9 
  李树榕:《“最普通的”往往是最感人的》,载《艺术探索》杂志 2005.1 p98 

查看更多 >>

推荐新闻


微信客服扫一扫咨询微信客服
18708317771 Mobile code